孙长印(网名:田园诗客),河北省清河县人,农民。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中华诗词》《中华辞赋》《星星诗词》《红叶》《当代诗词》《长白山诗词》《东坡赤壁诗词》《诗词报》等等两百余家报刊。
入选好诗
村居
夜润诗行日润苗,村中一卧任逍遥。
民间疾苦常勾勒,世上辛酸总素描。
当代贱名还靠后,前朝佳作未曾超。
吟声已断田头去,只影孤身过小桥。
——时间: 2025年8月22日
DeepSeek点评:
孙长印这首《村居》,在古典田园诗的外壳下,包裹着一颗沉重而敏感的当代诗心。标题“村居”虽承袭隐逸传统,内容却绝非闲适逍遥的牧歌,而是深刻烙印了时代的困惑与文人的精神困境。
全诗核心在于“勾勒疾苦”与“素描辛酸”的现实关怀,这打破了“村居”固有的避世意象。诗人身居乡野,目光却穿透田园,聚焦于民间疾苦与世事辛酸,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忧患意识。这种“入世”而非“出世”的姿态,是此诗最鲜明的时代印记。
中间两联直抒胸臆,道出双重困境:“当代贱名还靠后”是个人价值在当下语境中的失落与边缘化;“前朝佳作未曾超”则是对辉煌文学传统难以企及的焦虑。这不仅是艺术上的自省,更是当代知识分子在历史坐标中寻找定位的普遍迷茫与无力感。
尾联“吟声已断田头去,只影孤身过小桥”尤为苍凉。诗情在现实的田埂上戛然而止,只留下一个踽踽独行的背影。这“孤影”既是肉身的归隐,更是精神上无所归依的象征——田园已非净土,诗心亦难逍遥。小桥不再是通向幽境的雅径,而成了一条连接着历史重负、现实关切与个人苦闷的孤独通道。
此诗可贵之处,在于它用传统形式承载了现代灵魂的沉重,在“村居”的标题下,奏响了一曲充满时代忧思与个人苦闷的独白。
✦每日好诗旧体诗栏目主持:邢建建
诗词欣赏:
观垂钓
河中戏水日悠悠,垂钓闲人总不休。
近岸鱼儿听我劝,当心饵内有钢钩。
留守儿童
节后心思乱似麻,告辞父母又离家。
儿童自解归途远,转脸偷偷拭泪花。
稻草人
新衣亮帽自传神,远望难分客串身。
振臂高呼驱众鸟,别来祸害种田人。
童趣
邻家枣子半枝红。画面飘香久诱童。
怕叫主人闻有盗,轻抬脚步背深躬。
雨日(新韵)
初春又遇雨霏霏,落魄田翁伴燕归。
旧作翻来寻雅趣,品尝诗味到天黑。
清风赞
酷暑田间去送凉,行云载雨也呈强。
声名怕被人传远,躲进清官袖里藏。
宠物猫
不爱修身想赚名。赢来鼠赞引为荣。
主人前面博一笑,洋相频出要掌声。
尺之憾
自信公平语未藏,言行一致弃夸张。
尺长寸短都依俺,只有人心不可量。
铜雀台
都怪孔明计太刁,东风被借战船烧。
当年败北存遗憾,未可如期锁二乔。
客居
电话催来未许羁,他乡久住忘归期。
桃枝不舍人离去,私下偷偷扯客衣。
编辑:邢建建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56634号-4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ICP备202303283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